主流日照訊 日前,記者從嵐山生態環境分局獲悉,2022年,嵐山區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,空氣質量連續兩年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,藍天底色更純,含金量更足:PM2.5在連續兩年達標基礎上再創新低,國控站點PM2.5降至31.76微克每立方米,同比改善7.1%;優良天數比例84.4%,同比增加37天,增幅居兩區兩縣第一;PM2.5、PM10、O3(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)改善率均居兩區兩縣第一,其中O3是全市唯一改善的區縣。在全省137個區縣中,PM2.5、PM10、O3濃度排名第22位、29位、14位,其中臭氧改善率排名第20位。
改善空氣質量絕非一朝一夕之功。近年來,嵐山區牢固樹立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,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,充分利用科技手段,精準管控,靶向治理,建立生態環境智慧管控平臺,織密大氣污染防控網。
科技溯源,為精準治污提供有效技術支撐。該區實施重點道路揚塵走航及在線監測,安裝3處固定激光雷達,結合空氣質量監測站點實時數據,對重點區域進行全天候掃描監測,對發現的污染高值區域,現場排查溯源,快速鎖定污染源,實現問題精準識別、分類處置。
問題導向,閉環機制推動問題整改落實。該區通過生態環境智慧管控平臺將交辦問題由“線下”轉為“線上+線下”雙線并行,實行“交辦—整改—督導—復查—銷號”閉環工作機制,實時掌握交辦問題的整改進展情況,用信息化手段構建閉環流程。2022年,“智慧管控”APP共交辦揚塵污染問題953個(次),已完成整改831個(次),辦結率87.2%。
駐廠幫扶,精準助力重點企業綠色發展。抽調環保執法骨干、專班技術人員成立兩個駐廠幫扶組,對鋼鐵、化工、港口等11家重點企業開展駐廠幫扶,充分利用激光雷達走航、無人機航拍、固定污染源在線監測、企業用電監控等科技手段,精準排查企業生產各環節存在問題,提出科學指導意見,督促企業嚴格落實污染防治各項措施,提升環境管理和綠色發展水平。
標本兼治,深入開展重點行業專項整治。出臺《嵐山區“貨場、堆場、停車場”專項整治工作方案》,明確“三場”整治環保規范要求,劃分規范提升類和關停取締類,建立動態分類整治清單,開展聯合執法行動,嚴查各類環境違法行為,解決“三場”存在的亂占耕地、帶泥上路、揚塵污染等問題。
強化移動源污染管控,開展油品溯源工作。該區對鋼鐵、港口等重點企業定期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尾氣抽檢抽測工作,聯合交警、交通部門在區內重點路段大力開展重型柴油貨車路檢路查聯合執法。
環境就是民生,青山就是美麗,藍天也是幸福。2023年,嵐山區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,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,持續改善環境質量,堅決守住“一排底線”,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,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。(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侯慶萍 通訊員 尹雪)